文化强省 文润之江
本报记者 ?李中文??江??南? 刘军国
2025年07月30日07: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22
行走之江大地,秀山丽水、文脉悠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列入“八八战略”重要内容。2005年7月28日、29日,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明确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阵地工程等文化建设“八项工程”。
20年来,一张蓝图绘到底,浙江一以贯之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扎实推动从文化大省迈向高水平文化强省。文化,越来越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强劲动力。
文化阵地建设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盛夏酷热,奔波之余,外卖骑手林宇波却有份清凉自在。
在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街道金惠路的新启航餐厅,过了饭点依旧热闹,外卖骑手占了大半。“吃饭可以打七折,高温天还有免费冰饮。”林宇波说。
“尽己所能,提供一个能歇脚的‘港湾’,让他们休息。”这家餐厅的经营者喻士强,2014年来到杭州创业,早已成为爱心传递的一分子。
街头巷尾,爱心冰箱、公益凉茶铺等,为户外劳动者撑起一片清凉绿荫。这夏日里的清凉,背后是浙江20年文明素质工程的深厚积淀。
从街道社区到偏远乡村,从市井烟火到公共空间,浙江协同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勾勒出全域文明的立体图景。
在宁波市,海曙区用“图书+咖啡”模式连接邻里,在闲置地上建起“幸福邻里大本营”;鄞州区推出“共享奶奶”志愿服务队,“老带小、小伴老”编织邻里互助网……迄今,宁波连续七届入选全国文明城市。
在浙江,美德成风化人,文明正成为最美风景。
温州乐清市,每到周末,低头阅读、抬头看景,打卡城市书苑已成风尚。
2021年起,以清和书苑为代表的一批新型公共书苑在乐清遍地开花,不仅点燃了市民徜徉书海的热情,更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文化窗口。
多年来,浙江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与均等化水平,努力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供给形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公共文化服务从“有没有”转向“优不优”。
打开“浙江图书馆”小程序,进入“信阅”借书服务,动动手指,借阅书籍,快递到家。
目前,浙江102家省、市、县(区)公共图书馆的纸质书实现通借通还,“信阅”用户遍及全国。
高标准建设浙江美术馆、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之江文化中心等重大文化地标,建成5万余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1.86万家农村文化礼堂、1.4万多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等;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扎实推进人文乡村建设……在浙江,文化阵地建设持续发力。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助力群众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
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擦亮浙江历史文脉新标识
每到谷雨,绍兴会稽山上,都会举行隆重的民俗活动,延续中华礼仪,记录发展印记,为大禹文脉注入现代活力。
“一万里束水成溇,两千年绣田成圩。”太湖溇港2016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水利特色文化旅游快速发展。湖州市为溇港专门立法,加强保护传承。
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三条“古今运河”交汇于此。杭州市临平区在加大保护力度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城市空间,更好地保护、规划和利用大运河。
台州市路桥区,浙江省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十里长街,已成为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之地。修缮一新的老街让人们在品味宋韵的同时感受时代脉搏。
20年来,浙江始终坚持保护第一,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构建起门类齐全、数量众多、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体系。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人的当代价值——
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是南宋诗人陆游最鲜明的底色。在绍兴,“陆游故里·三山别业”文旅项目即将启幕,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
为杭州发展作出贡献的钱镠,既有“保境安民”的爱民之心,也有“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浪漫之情。一批批研学者走进杭州市临安区,诵读古老家训,聆听钱王故事。
不断擦亮历史文脉新标识——
跨越历史长河,吴越文化早已深刻融入之江大地,并焕发着新的活力。
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等13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浙江保护好吴越文化、宋韵文化、阳明文化、南孔文化等金名片,向世界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深入实施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北京冬奥会“雪花”主火炬地面核心装置、杭州亚运会“钱江潮涌”主火炬塔……一个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文化场景,都与一家企业有关。
从演艺装备领域起步,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逐渐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产品出海,更要将标准理念和文化创意带向世界。”公司执行董事丰嘉隆说。
许多以传统文化为基底的企业也在发生变化,成为高附加值的代表。传统丝绸企业万事利,如今更愿将自己定义为以丝绸文创和丝绸高新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其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设计垂类模型”,不仅能设计出成千上万种丝巾,还能持续训练进化。
20年来,浙江在打造重点文化产业、建设重大文化平台上持续发力,增进产业主体交流合作、激发协同创新。
2017年,中国网络作家村落户白马湖畔,吸引325名网络知名作家入驻,创作出300余部代表作。
2018年,之江文化产业带应运而生。以钱塘江杭州段为轴线,以6个沿江分布的主城区为核心,重点发展数字文化、影视、艺创设计、动漫游戏四大产业,孕育了一批如游戏科学等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文化企业。
今年,国产剧《藏海传》在190个国家和地区同步播出,成为现象级文化出海标杆。这离不开金华东阳市横店影视城的肥沃“土壤”,又得益于杭州市滨江区等地在网络文学IP全产业链上的持续深耕。
中国故事,叩响世界心门。在浙江,影视演艺、动漫游戏、文化制造、创意设计等产业全面发力;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文化“新三样”蓬勃发展,带动文化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攀升;良渚文化大走廊、之江文化产业带、“四条诗路”文化带等平台提能升级。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浙江不懈探索新路径。
暑期,丽水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举行的开窑仪式上,上千件造型各异的青瓷作品,让游客体验了一回“开盲盒”的惊喜。龙泉每年都会吸引近400万游客,青瓷招牌越擦越亮。
传统村落保护和文旅发展共生、开创大遗址保护研究利用的“良渚模式”……借力传统文化,浙江诸多优势产业在时代浪潮中锻造出新优势:丝绸营收占全国一半,茶叶出口量和黄酒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东阳木雕、黄杨木雕占全国“四大木雕”中的两席,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成为全球首个陶瓷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浙江省委书记王浩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八项工程”实施20年为新起点,争当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排头兵,持续深化“八项工程”,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30日 06 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